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有意思吗?Anyway,下文是前一段时间媒体的约稿,大家随便看看)

过去几个月来中国经济领域的一系列事件让人思考新政府的经济政策走向。包括:6月20日中国的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随后股市经历“过山车”,虽有对“经济危机”的广泛谈论,但中国人民银行并无广泛干预;第二季度数据并不乐观,包括6月份出口额下降,汇丰制造业PMI指数连续下滑,且跌至荣枯线以下,中国制造业PMI也下滑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连续三次提到盘活存量资金,包括他在6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这不同于以往中国经济运行的惯例。因为按照以往的情况,如果经济增长乏力,政府本该出台经济刺激计划。

在上述背景下,有海内外经济研究机构提出“Likonomics(李克强经济学)” 的说法来描述新政府的经济政策。

比如,巴克莱银行认为,“Likonomics”存在三大支柱: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所谓不刺激主要指减少政府直接投资。“去杠杆化”的原因在于目前存量社会融资总量占GDP 的比重已经高达190%,太高了。李克强也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下一步的改革主要是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该报告的主笔人黄益平认为,只要失业率没有升的太快,政府就没有必要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措施。民生证券研究院的管清友较早在中文环境提出“李克强经济学”。他认为,李克强为首的新一届政府的政策特征包括:金融去杠杆;经济去产能;简政放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具体而言,包括: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搞财政刺激,控制政府债务的继续扩张;顶住出口下滑的压力,打击虚假贸易套利,促进资本向实业渗透;顶住银行流动性紧缩的压力,规范银行理财业务,防止金融风险积累发酵。

中国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并非没有理由。黄益平认为,依靠由政府支出而推动经济扩张的政策空间已经变得非常有限。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不仅难以持续,而且也创造了新的问题和风险。许多重工业(如钢铁,水泥,铝),因依赖于政府的经济刺激而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现在需要由家庭消费、私营部门和新经济来带动经济增长。其次,过去多年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大增,但很多资金没有投放到实体经济而在中间环节进行套利,期限错配,造成可能的流动性风险。第三,过去十多年的增长模式是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的结合体,一方面产品市场已经完全放开,另一方面要素市场严重扭曲,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能源等市场的扭曲压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为投资者、生产者与出口商提供变相的补贴,而向居民变相地征税。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将收入从居民转移到企业,带来的后果包括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收入不均等。

但是如果按照“不刺激”、“去杠杆”、“调结构”的思路,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下滑,部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可能会遭遇危机,可以说是会带来短期的痛苦。“李克强经济学”被解读为“政府希望以有形的政府之手控制泡沫的破灭和危机的进程”,但这正是中国所需要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另外,经济下行时就可以把低质量的投资项目排除掉,同时也能提高新的投资和信贷的质量。因此,在推进长期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管理短期政策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有国外学者认为,代表新政府经济转型政策的"李克强经济学"其实是与前一届政府经济政策所留下的后遗症作斗争。前一届政府强增长,但弱改革,其执政时期所走过的路线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去的十多年,虽然经济高速增长,但也有沉重的代价,包括:信贷扩张、过度投资、地方债风险、出口依赖、生态破坏,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与低效等。比如说,2008年推出的4万亿刺激政策壮大了国有企业,信贷扩张后带来了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并为今天金融体系中的许多弊病埋下了伏笔。该学者认为,前一届政府的政策加强了中央的计划控制,同时培育了一大批人利用体制为自己服务。现在,“李克强经济学”的任务是让中国经济这辆火车向另一个方向前进。

也有评论对“李克强经济学”的政策选择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比如,关于不刺激。中国进一步加强公共投资来刺激消费的空间可能已经不大,但可以采取另外形式的刺激,比如:减税和增加社会支出。另外,也可以改变支出结构。第二,关于去杠杆。目前中国信贷占GDP的比例与长期趋势比例的差额为14%,这已经令人警觉了,因为根据国际上的数据,该比例超过10%就很可能引发信贷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降低杠杆比例的做法是有道理的。但有海外学者指出,用于消费和资本支出的贷款都会增加名义GDP,但用于购买土地和房地产等已有资产的贷款不会直接增加GDP,明智的做法应该是限制后一类贷款的增长。

有观点认为,“李克强经济学”的挑战在于,政府在推动改革计划的时候将面对体制性问题。比如不同的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对执行力度的掣肘。

也有海外学者认为,中国政府确实有"短痛换取长痛"的意识和努力,但"李克强经济学"所形容的只是执政党内部的改革与政策路线,把一个还没有完整政策体系的新政措施上升到经济学的角度有些夸张。

但也有更加复杂的信号。比如,6.20事件后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银行进一步注入流动性、城市棚户区改造计划的推出等。最近的在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只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政府就会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似乎表明,政府不大可能采取“休克疗法”。

总之,“李克强经济学”的全部内涵尚未完全阐明,它们将在未来几个月变得更加清晰,并在10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更充分显露。新政政策,包括:金融市场,财政体制的改革,要素价格改革,土地利用政策的改革,行政管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的出台将让人更清晰地看清“李克强经济学”。

话题:



0

推荐

刘振华

刘振华

121篇文章 7年前更新

金融学博士,某机构全球中国业务研究部经理。联系方式:zhenhua.liu1#gmail.com ((#改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