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篇博文《如果没有政府,股市又会怎样?》,有网友提出了有趣的问题,比如说“假设没有刘振华,是啥样?博主,不要胡乱假设”,“没有政府你说会有股市吗?”
大多数读者朋友在国内长时间的生活,可能已经见证了政府的无比强大和无所不在。实际上,国外的情况并不是如此,全球范围内的证券交易所大都是私有公司。
证券交易所起初大都是合伙制(Co-operative或者mutual organization),即股份由客户(股票经纪商和交易商)持有。但最近的趋势是证交所自我上市,合伙制变成公司制,公司的股票在自己的交易所交易。除了东京证交所外(但已经开始上市准备),世界前十大证券交易所大都已经上市。包括:
证交所
|
上市时间
|
欧洲证交所 |
2000
|
香港证交所 |
2000
|
NASDAQ |
2002
|
巴塞罗那证交所 |
2002
|
纽约证交所 |
2005
|
圣保罗证交所(同商品与期货交易所合并) |
2007
|
多伦多证交所 |
/
|
伦敦证交所 |
/
|
与此相反的是,世界第六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由中国政府创建,基本上是准政府机构,高层管理人员由中国证监会任命。而国外的证交所大都是公司,管理层的任命由董事会决定,遵从公司治理规则。这也难怪网友会对我的文章《如果没有政府,股市又会怎样》有一些困惑。
关于上市证交所的股权结构,以伦敦证交所(London Stock Exchange)为例,它的股权结构如下(截至2010年5月20日):
Shareholder | Interest |
Borse Dubai Limited |
20.6%
|
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
15.1%
|
Unicredito Italiano S.p.A. |
6.0%
|
Intesa Sanpaolo S.p.A. |
5.3%
|
FIL Limited |
5.0%
|
Legal & General Group plc |
5.0%
|
一个例外是香港证交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截至2009年12月31日,香港政府在香港证交所公司持有5.85%的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并且有权任命证交所董事会13席中的6席。香港政府认为证交所的股份为“战略性资产(strategic asset)”。此举招致香港及海外的广泛批评。当然,香港证交所的主流是国企红筹股,香港是中国政府统治下的领土。
另外,国外证交所也是因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少有政府的干预。比如成立于1602年、历史上最古老的阿姆斯特丹证交所 (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初始动机是交易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的股票和债券。在英国,因为要支持两次跨洋航程:Muscovy Company的中国之旅和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的印度之旅,两个公司发行股票并开始交易,这是伦敦证交所的雏形。到1695年,伦敦证交所 已经有140家公司的股票在交易。1970年,伦敦证交所(那时仍然是合伙制)开始允许外国人成为会员,第一个外国会员是一个埃及的王子。
早期很多证交所都有监管功能,但从合伙制变成公司后,有新的变化。比如澳大利亚证交所(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最近被要求把监管功能转交给澳大利亚证监会(ASIC),直接原因是澳洲最近在引进第二家证券交易所Chi-X来加强竞争。消息发布之日,澳洲证交所股票大跌。纽约证交所和欧洲证交所合并后,纽约证交所的监管功能被转交给金融业界监管协会(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总之,证券交易所从市场中来,服务于市场,并且在市场中发展,这是经济领域中的普/市/价/值(写于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作者电邮:zhenhua.liu1@ )。
0
推荐